春去秋來,風雪驟至,時間在無聲無息中度過。
這一年,趙顯徽每日除了批改奏折,就是早朝旁聽,偶爾代帝監國,或是教導陳少全和苗正兩位弟子,已經很久沒有出過皇宮了。
這一年來,陳少全進步很快,距離二品只有一步之遙,苗正則在專心務實塵元境,穩固基礎,為將來登頂武道巔峰做準備。
這年新春,柳歡熙沒有來皇宮,所以在趙顯徽看來今年過得有些平淡且無趣。
大年初六,趙顯徽放下手頭事務,將陳少全和苗正叫到校場,兩個小家伙神情凝重走來,結果發現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,有皇帝趙武,皇后長孫慕清,公主趙文星,三皇子趙惠文,姜才人和上官苑,征北將軍秦云渡,兵部左侍郎魯元恭,秉筆太監魏完吾,只以閑人身份居住皇宮的江懷義,當然還有兩人的師父,趙顯徽。
轉眼三年過去,當年隨口立下的刀劍之爭,不曾想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隆重舉行。這已經不再是爭奪大師兄的位置,還關系到趙顯徽的臉面。堂堂武帝,天下第一人的親傳弟子,怎么可以差?
比試之前,趙顯徽封堵了苗正的幾處竅穴,因為考慮到壓境對氣機運轉會造成阻礙,所以比陳少全如今的三品巔峰高了一個境界,二品巔峰。
至于苗正的抱怨,趙顯徽全然不在意,徑直走上高臺,與眾人一同觀戰。
戰斗開始之前,有位老人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趙顯徽身邊,正是默默守護京城的魚朝恩。
趙顯徽笑問道:“魚前輩,您看好誰?”
魚朝恩搖搖頭,“兩個都是各自所走道路的扛鼎之才,說不準優劣。”
趙顯徽便不再多說,安心看比試。
校武場上,兩個少年對峙,苗正哪怕被壓制境界,依舊意氣風發,反觀陳少全,年紀輕輕卻尤為老成持重,又不失劍客該有的風流,左手背負身后,單手握劍,那身趙顯徽特地叫人制作的白袍隨風飄搖。
“今天之后,就乖乖當本大爺的小師弟吧。”苗正說著,握刀沖去。
陳少全在苗正動手的前一刻便抬腳,看似是苗正先進攻,卻是陳少全做到了敵不動我不動,敵一動我先動。
苗正用的畢竟是長刀,有著距離優勢,只是當他揮刀那一刻,陳少全驟然提速,竟是一瞬就拉近至可以攻擊到的距離。
苗正滿臉驚慌,只是陳少全剛要揮劍,他就嘴角上揚,左手一推刀柄,竟是用刀柄敲中劍刃,借著反彈之力,又揮舞刀刃。
陳少全一擊未果,卻要面對迎頭而來的一刀,趕忙舉劍抵擋。只是他沒有要退后的打算,腳步依舊前滑。
當刀刃砍在劍身上時,陳少全已經從苗正腋下劃過,同時揮劍向苗正腰間。
隨著一陣火花濺射,兩人錯身而過,苗正依舊站立原地,陳少全則滑出六丈遠,這才轉身回望向苗正。
之前那一劍,被苗正用刀刃擋下,所以這短暫交鋒,兩人可以說是平分秋毫。
看臺上,魯元恭瞪大眼睛,訝異道:“這兩小家伙了不得啊,看似普通交手,一個已經能做到料敵先知,謀而先動,一個刀法鋪墊,攻守兼備,這要是都達到一品境再交手,豈不打得天翻地覆?”
江懷義點了點頭,表示贊同。他雖然沒了修為境界,可畢竟登上過武道巔峰,眼界還在。
接下來兩個小家伙不再試探,決定一招定勝負。
陳少全平舉手臂,肩與手與劍尖成一線,渾然一體。苗正則將長刀插在地上,雙手握刀柄,看這架勢竟是趙顯徽的開天門。
便是沒有習武的長孫慕清和姜才人都不自覺屏氣凝神。
因為有著境界差距,兩人默契的只比拼意氣,并不調動太多氣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