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
關燈
   存書簽 書架管理 返回目錄
    可是,今天周興云真要把孫不同殺了,日后孫家的人,尤其是孫方進,難免會傷心欲絕。

    從天宮鳶視角出發,人性既是如此,孫不同是孫方進的愛子,隨著時間的推移,孫方進會逐漸淡忘孫不同的罪行。

    孫方進會寬恕孫不同,并且回想起過往的點點滴滴,喚醒他對孫不同的父子之情,從而開始仇視周興云……

    哪怕孫方進明知道自己是錯的,他不該為孫不同復仇,但一個人的感情,往往不受人的控制。

    如果人人都能控制心中的感受,理性的行動,而非感情用事,江湖上就不會有那么多廝殺。

    所以,孫家在天宮鳶眼里,就是個定時炸彈,他們隨時都有可能為了孫不同,報復周興云。

    說句實在話,孫家在天宮鳶眼里,就是螻蟻般的存在,她可以輕而易舉,將孫家子弟掐死。

    天宮鳶有千百種手段,讓孫家滿門抄斬,為周興云永除后患。

    孫不同勾結外寇犯上作亂,誅九族理所應當。

    不過,天宮鳶雖然很想弄死孫家,但她得考慮周興云的感受,亦或者說,周興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。

    天宮鳶站在周興云的角度思考,孫不同死不足惜,但孫家的人,在中原勢力對抗十三國同盟時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。

    所以,周興云肯定會放孫家一條生路……

    那么問題來了。如何杜絕孫家的復仇心,則變成天宮鳶需要考慮的大事。

    為此天宮鳶做了兩手準備……

    其一就是讓慕雅放孫不同離開。

    孫不同罪該萬死,但他不能死在鎮北騎的人手里。

    孫雁和孫方進要能親自手刃孫不同,那是再好不過。

    遺憾的是,孫方進于心不忍,他在關鍵時刻猶豫了,他放走了孫不同。

    孫方進縱容孫不同離開,對孫不同而言是好事嗎?

    天宮鳶可以明確地說,孫方進的惻隱之心,只會讓孫不同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孫方進要能擒拿孫不同,沒準還能給孫不同一個痛快,可他放走孫不同,情況就另當別論了。

    山窮水盡的孫不同,現在能往哪兒逃跑?他的去處只有一個地方,那就是投奔圣耀聯軍!

    一條完全失去利用價值的走狗,茍且偷生回到圣耀聯軍。

    你該不會覺得,圣蝎大帝和無鋒上座還會將孫不同視為座上賓吧?不會吧、不會吧!

    縱使無鋒上座會念舊情,看在雙方合作一場,允許孫不同跟著他回圣蝎大皇朝安度晚年,五國領袖也不會放過他。

    如何讓孫家淡化對周興云的仇恨?借刀殺人啊!天宮鳶已經對榮汐帝后等人下了死命令,孫不同……必須死!而且要不得好死!

    孫方進要能攔下孫不同,親手結果了他,就是對孫不同最大的慈悲。

    然而,孫不同卻逃跑了,那么他的下場,只會更加慘不忍睹。

    以上便是天宮鳶為了杜絕孫家記仇,提前做好的一手準備。

    天宮鳶的第二手準備,則是等戰爭結束后,她會以孫不同勾結外寇犯上作亂的罪名,收押孫不同的妻妾與子女。

    畢竟,孫不同的妻妾與子女,都是潛在的威脅,放養他們的后果,極可能會危害到周興云。

    他們要是不長心,處心積慮為夫為父報仇,那可真不好辦。

    以周興云善良的個性,他肯定不忍心對孫不同的妻妾和子女下手。所以……臟活累活就由她替他辦吧。

    只要有人質在手,孫家便不敢造次。

    簡而言之就是,孫不同犯上作亂罪大惡極,其妻妾與直系后人,死罪可免、活罪難赦,統統貶為奴隸。

    汝妻子吾自養之,汝勿慮也。天宮鳶會幫孫家,好好調教這些罪人,讓其盡心盡力的為王爺做貢獻。

    說句心底話,天宮鳶覺得自己這么做,已經很仁慈了,孫不同犯下通敵叛亂之罪,按律當株連九族。

    現在她愿意出面,替孫家管教這批罪人,確保他們的安危,孫家應該感恩戴德,謝謝她大發慈悲。

    把話說回來,孫不同逃離戰場的時候,圣耀聯軍也大規模撤走。

    確鑿的說,周興云一拳打飛孫不同的時候,圣蝎大帝便下令將士們撤退。

    局勢的發展正如圣蝎大帝所料,薛冰心毫無疑問,是北境王那邊的人。

    有一說一,當薛冰心承認自己是北境王的女人時,無論是中原人馬,還是圣耀軍將士,大家非但沒有一點違和感,反而還覺得釋然了。

    就像北境王不講武德,耍陰招偷襲孫不同,非常符合大家對周興云的刻板印象一樣。

    薛冰心才貌雙全,也完美符合眾人對炎姬軍的印象。

    在大伙看來,以薛冰心優秀的條件,她就該是炎姬軍的一份子。

    因此,當周興云一拳轟飛孫不同,圣蝎大帝便不再觀望,立即命令圣蝎軍撤退。

    榮汐帝后、巴布巴德等五國領袖,原本和天宮鳶商量好,看準時機倒戈中原大軍,襲擊圣蝎軍將士。

    遺憾的是,圣蝎大帝非常敏銳的嗅到危險,提前讓圣蝎軍將士聚攏,做好撤退的準備。

    五國領袖找不到動手的機會,唯有順應圣蝎大帝的號令,跟著大部隊返回詩昆山。

    此時此刻、此局此景,無論是圣蝎大帝,還是五國領袖,都非常沉著冷靜,沒有沖動行事。

    圣蝎大帝看沒看出,五國領袖已有異心?

    他看出來了。圣蝎大帝甚至敢斷言,圣蝎軍若不立即撤退,五國領袖定會倒戈相向。

    如今圣蝎大帝沒有揭穿五國領袖,皆因有些事情,拽著明白裝糊涂,對雙方都有利。

    就像當初圣蝎大帝率領八百帝王軍誅殺北境王,他們沒有與寅國的太古老人撕破臉,便是希望雙方能好聚好散。

    現在圣蝎軍與五國將士打起來,只會讓中原將士看笑話,這對誰都沒有好處。

    雖然榮汐帝后等人,有心投靠中原勢力,但他們都不愿當炮灰,和圣蝎大皇朝鷸蚌相爭。

    五國領袖都是精明人,只有北境王率領他的炎姬軍參戰,榮汐帝后等人才會號令本國將士倒戈。

    此時北境王正在追擊孫不同,炎姬軍將士則在清剿一眾叛亂的秀桀軍,壓根沒空管圣耀聯軍。

    說白了,中原將士暫時沒空管圣耀聯軍,五國將士這時候叛變,阻擾圣蝎軍撤退,就是純傻子。

    現在榮汐帝后等人,無法確定北境王等人,是否有剿滅圣蝎軍的念頭。

    五國將士自作主張,將圣蝎軍攔下,中原將士要是不跟進,他們豈不成自作多情的憨批?

    確鑿的說,兩軍戰況發展至今,中原將士根本不需要跟進!根本不需要和圣蝎軍死磕!

    圣耀聯軍已經沒有贏面,俘虜詠茗公主,可以說是他們最后的期望與手段。

    現在孫不同敗逃,圣耀聯軍俘虜詠茗公主的計劃徹底失敗。對于圣蝎大帝而言,這一切就結束了!

    中原大軍不需要再浪費一兵一卒,圣耀聯軍自會迅速撤離中原,然后派遣使者向北境王求和。

    如今圣蝎大帝只希望榮汐帝后等人,能夠好聚好散,別對圣蝎大皇朝落井下石。

    誠然,圣蝎大帝也知道,五國領袖要討好中原皇室,他們必然會對圣蝎大皇朝落井下石。只不過,撕破臉的時機尚未到來,彼此還在虛與委蛇。

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