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來亨緩緩說道:“只是后來不知出了什么變故,或許是三省清軍大動,護衛覺得不安全,帶著他轉移避難,中間出現了意外,導致護衛失散,他也墜崖落水。”
沒錯,這就差不多能夠對得上了。帶在身上的皇家之物,不諳世事的舉止言行等等。
“即便不是朱三太子,也極有可能是宗室。”
李岳已經被父親說服,用力點著頭,臉上也露出喜色,建議道:“父親可修書各家,共擁三皇子。只要齊心協力,便能繼續反清復明的大業。”
李來亨搖了搖頭,說道:“如今的形勢,此事還不宜大肆宣揚。況且,他是怎樣的態度,還不得而知。”
停頓了一下,李來亨似乎下定了決心,對李岳吩咐道:“也不用等明天了,你中午便去請朱三,嗯,請黃先生過來。先不要透露什么,更不要讓他覺得咱們已經看穿了他的身份。”
是不是朱三太子,還不能十分確定。既然人家報的是黃立的名字,顯然不想被人拆穿,那就先這么叫著。
李岳痛快地轉身而去,屋內只剩下李來亨一人在繼續腦補。
“黃,立。三太子為什么取這個化名呢?”
李來亨在紙上寫上這兩個字,冥思苦想了一會兒,又分別寫上了同音或諧音的“皇歷”、“皇立”、“皇烈”等詞語。
“確實有隱含之義,只是不知道哪個?”李來亨用筆在“皇烈”、“皇立”兩處詞語上點了點。
皇烈倒過來讀便是“烈皇”,崇禎皇帝死后謚曰:莊烈愍皇帝,簡稱“烈皇”;皇立嘛,也可以解釋為皇帝當立,或是當立吾皇。
反正,李來亨的腦洞開得不小。有先入為主的心理,蛛絲螞跡都能往他以為的事情上靠攏。
………………
這邊,李岳走后,已經有人來給黃立送來了早上的飯食。
雜糧餅,稀粥,咸蘿卜條,早餐如此,黃立也覺得正常。哪怕在后世,早上也沒有吃大魚大肉的。
“黃先生,您請慢用。”應盈把籃子里的食物拿出來,恭謹地施了一禮,便退了下去。
對于這個姑娘,除了感謝,黃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。
十六七歲的年紀,很苗條的身形,鵝蛋臉,眼睛挺大,很清秀的樣子。
和后世的美女標準還是有些差距,只是人家是素顏,天然的,一笑起來還有個小酒窩,頓時又增添了幾分光彩。
“謝謝。”黃立點了點頭,便坐下來吃飯。以前讓過兩次,應盈羞赧地拒絕,黃立便不再強人所難。
在山寨里,百姓都是吃兩頓飯的。就連士兵,不在戰時,也是一樣。
第一頓飯叫朝食,大約相當于上午九點左右;第二頓飯叫哺食,一般是申時(下午四點左右)吃。
一日兩餐,和當時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生活習慣也是相匹配的。
明朝的時候,在江南地區,平民百姓已經有了一日三餐的習慣。但早晚兩頓都是喝粥,中午才吃得上干飯。
黃立吃著簡單的飯食,腦海里還在思考著自己將來何去何從。